劇情、玩法被劇透,角色建模、地圖遭偷跑……游戲泄密行為不僅破壞玩家體驗,更給廠商帶來巨大損失。如今,米哈游通過法律手段展開維權,累計追責200余人,單個侵權人判賠最高達55萬元。詳細內容跟著小編一起往下了解全部吧。
近日,針對采用不正當手段獲取游戲未公開內容、傳播擴散涉密內容等“游戲泄密”行為,米哈游披露維權行動最新進展,部分涉案團伙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另有多人被處以行政處罰,此外米哈游還對惡意傳播泄密內容的200余名泄密者進行嚴肅追責,并獲得侵權人公開道歉,單個侵權人判賠最高金額達55萬元。其中,多個全國“首例”案例為游戲行業打擊泄密行為探索出一條可借鑒的實踐路徑。
內測玩家變“內鬼”,罔顧保密協議偷錄、直播泄密
許多游戲在新版本正式發布前,會邀請玩家提前參與內測。部分玩家出于炫耀、牟利等目的,從內測玩家變為“內鬼”,罔顧保密協議偷錄游戲未公開內容并進行傳播,為游戲廠商帶來重大損失。為應對此類行為,米哈游積極運用法律武器維權,并借助訴前行為保全等舉措及時止損。
在此前披露的全國首例涉游戲未公開角色設計的商業秘密訴前行為保全案中,某玩家參與米哈游旗下游戲《崩壞:星穹鐵道》測試時,違反保密協議私自偷錄新版本游戲畫面,包含角色實機形象、角色施放技能效果、技能數據等核心內容,并出于炫耀等目的在網上傳播。
米哈游發現該行為后,立即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提出訴前行為保全申請,法院在接到申請后的48小時內作出裁定,責令該玩家不得披露、使用、允許他人使用其在參與游戲測試過程中擅自攝錄的游戲內容。隨后米哈游正式提起訴訟,最終法院認定被告侵害了米哈游的商業秘密,判決被告停止侵權、消除影響,并賠償50萬元。
除了偷錄,直播平臺也是游戲泄密的“重災區”之一。2023年8月,《崩壞:星穹鐵道》線上測試服玩家劉某違反保密義務將其賬號出借給某直播平臺主播廖某,后者在直播中披露了未公開游戲內容,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米哈游提起訴訟后,2024年9月,江西省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賬號出借者劉某和直播者廖某共同侵害企業商業秘密,并連帶賠償企業經濟損失10萬元。
追逐黑流量頻繁“搬運”泄密,博主被判賠55萬元
提前“劇透”游戲未公開內容往往能夠引發大量玩家關注,為追逐這樣的“黑流量”,部分網絡博主和平臺雖未直接實施偷錄等行為,但頻繁轉發擴散游戲涉密內容,這樣的行為同樣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2023年8月至2024年4月間,某社交平臺博主持續高頻發布、“搬運”涉及《原神》、《崩壞:星穹鐵道》14個版本以上的未公開游戲內容。相關泄密視頻的點贊數超190萬次,轉發超45萬次。米哈游提起訴訟后,去年12月,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對所涉3起訴訟案件做出一審判決,認定該博主侵犯企業商業秘密和著作權,共計判處被告賠償55萬元,并公開刊登聲明、消除影響。
去年9月,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中,某門戶網站在2年時間內利用網站及關聯自媒體賬號發布了近百條涉及《原神》16個版本未公開的游戲信息。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認定該網站構成著作權侵權和不正當競爭,判決其賠償米哈游33萬元。
上述案例判決,有效震懾了各平臺喜好“搬運”傳播游戲未公開內容的用戶,更讓游戲行業找到了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有效路徑。
專家:“快速保護機制”初見雛形,期待細則不斷完善
“泄密行為司法認定的調整與優化,反映出游戲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正在不斷完善。”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教授、知識產權法教研部主任劉維指出,網絡游戲侵權案件,呈現出權利類型多樣化、侵權手段復雜化、權益恢復難度大等特點,過去對于商業秘密的定性、定損是游戲商業秘密保護核心痛點。
他認為,近期多地法院創新性地將此類內容納入商業秘密范疇,豐富了商業秘密司法保護實踐,同時借助訴前禁令與行為保全常態化等手段,為游戲行業提供了“快速保護機制”,體現了司法實踐在適應數字時代需求、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中的積極角色。
但他同時表示,游戲商業秘密尚未對外發布,其價值究竟如何體現、如何認定侵權行為造成損失,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游戲商業秘密價值性的認定,也決定了游戲企業尋求刑事保護的可能性。“未來,期待能夠進一步明確游戲商業秘密的認定細則,細化泄密行為與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判定,從理念更新和制度建設兩方面,共同推進游戲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規范化進程。”